1. <th id="w1n78"></th>

    2. <li id="w1n78"><object id="w1n78"></object></li>
      1. <legend id="w1n78"><pre id="w1n78"></pre></legend>
        <s id="w1n78"><object id="w1n78"><blockquote id="w1n78"></blockquote></object></s>

      2. 服務熱線:028-85229979
        QQ:10350069
      3. 網站首頁
      4. 關于欣柏景
      5. 新聞資訊
      6. 精品案例
      7. 產品中心
      8. 解決方案
      9. 服務支持
      10. 合作伙伴
      11. 聯系我們
      12. 觀點丨移動VR將在兩年內迎來幾十倍增長

        更新時間:2020-02-27  【字號: 】   瀏覽

        6自由度的VR體驗,已經成為VR設備的標配。但將追蹤定位、計算單元、電池散熱都集中一體的6DoF VR設備,在重量、功耗、成本的表現遠未達到暢銷C端的要求。搭配手機使用的3DoF VR設備或者3DoF VR一體機,雖然相對輕量,卻無法滿足消費者和內容開發者的需求。成立于2015年的NOLO VR,希望通過追蹤技術,為3DoF VR設備賦予6DoF的體驗。對于C端VR需要什么樣的追蹤技術,VR在5G時代的產品形態和發展前景,NOLO VR的創始人兼CEO張道寧有著自己的理解。

        C端VR對追蹤技術有四個要求

        記者:NOLO VR成立于2015年,當時是VR很熱的時期,為什么會選擇追蹤交互這個偏技術的創業方向?

        張道寧:這個世界上,室外的東西都是可以被定位的,比如被GPS和北斗定位。而室內的物體是沒有被定位的,像激光雷達也主要用于避障而不是定位。要實現科幻電影中的全息交互、室內機器人、室內無人機,動作捕捉和未來的VR/AR的全身動捕,需要一項室內定位技術,能夠對室內的物體進行毫米級別的追蹤,而且低成本、低功耗、小體積、芯片化,具有低延遲和高魯棒性,才會有廣闊的商業價值。那個時候我就打算創業做Indoor-GPS(室內定位)這個方向,這個世界上有多少個房間,就有多少個Indoor-GPS的潛在用戶。

        當時,市面上的室內空間定位技術不能滿足需求,所以我做了一些技術設想,通過聲、光、電、熱、磁這些自然信號的發射和接受,中間再做一系列的數字電路、模擬電路和算法,來解決這個問題。這樣的定位技術可能未來一個屋子只需要幾美金的成本,可以像Wifi和藍牙一樣普及,追蹤物體在屋子里的絕對位置,讓交互順理成章。到2016年初,我做出了基站大小的原型機,跑通了數據,證明這個技術方向原理可行。之后完成了Pre-A輪融資,做產品的小型化,尋找應用場景,最后落在了VR。VR是全世界每一個人都需要的,能通過技術創造一種臨場感,可以把人的視角放大一千倍。例如,到太陽系外面,或者縮小一千倍和蟲子一起生活,每一個人都有這樣或那樣的好奇心,讓自己身臨其境般地感受到不可思議的事情,可缺乏一個良好的解決方案。在2016年下半年,VR很火,但設備大多有線、笨重、昂貴,不具備人手一個的潛質。我希望能解決VR交互領域的瓶頸,開始專做VR。

        記者:NOLO CV1主要通過外設基站和頭盔定位器,也就是Outside-in的方式進行追蹤,相比一體機常用的Inside-out,你們的優勢是什么?

        張道寧:C端VR具有幾個特點:一是對成本、功耗極其敏感;二是使用場景相對固定,例如客廳、臥室、辦公室、教室,而且消費者不喜歡身體的勞累,像Beat-saber和PS VR的游戲都符合這些特點。三是環境的適應性要強,不同用戶在不同場景,無論光亮光暗、有無參照物都能玩。四是注重隱私,目前Inside-out的camera方案讓用戶對于隱私沒有選擇權。而NOLO CV1成本低,功耗低,連接手機就可以使用,不影響續航,使用場景相對固定,沒有camera,無光條件下也能使用,沒有暴露隱私的風險。

        當然,Inside-out沒有基站,可以在大空間里自由走動,適合在大空間、多人、對成本不敏感、對功耗不敏感、對使用場景可以set-up(搭建)好,不涉及隱私泄露的地方使用,也就是體驗館。但我覺得未來低端體驗館發展前景不會好,可能大型主題樂園會更適合。


        記者:NOLO VR從成立至今,有哪些歷程碑式事件?

        張道寧:第一個里程碑是2016年7月,公司從一家空間定位公司變成一家致力于做VR的公司。當時我們發現NOLO VR的技術在解決六自由度移動交互方面有競爭優勢,同時移動VR是我極其看好的產業。

        第二個里程碑是2017年6月,NOLO VR發布了可以商用的VR/AR交互設備NOLO CV1,并且做了Kickstarter眾籌,吸引了2000多個用戶,大多數是來自硅谷VR部門的高管和頭部開發者。證明了NOLO VR的技術可以產品化,可以量產,得到了VR行業開發者的認可,之后完成了A輪融資。

        第三個里程碑是2018年10月,NOLO CV1和一體機結合,幾乎所有的3自由度一體機都適配了NOLO CV1,從小米開始,包括Oculus Go、小米、大朋、Pico、創維、愛奇藝等。


        運營商和手機廠商會讓VR的賽道變寬

        記者:NOLO VR與VR終端提供商、網絡運營商等從業者的合作模式是怎樣的?

        張道寧:我們給運營商供貨,運營商在發展云VR的過程中,需要布局云、管、端各個環節,云是云服務,管是千兆光網絡和5G。而5G時代的端主要是VR終端,以屏和交互為主,手機廠商需要墨鏡形態的VR眼鏡,電視廠商需要一體機,我認為VR的屏幕未來是手機和電視廠商的生意。我最看好的方向是越來越輕便的3自由度一體機與越來越輕便的手機搭配使用。


        記者:你們在海外和B端是如何布局的?

        張道寧:B端由集成商布局,我們沒有專門做B端的布局。NOLO CV1是為C端做的,我一直覺得VR是個2C的東西。當然2B可以買,不過是因為它符合2C本身的特質去買。

        在海外的布局起始于在Kickstarter的眾籌,百分之九十五都是來自全球六十多個國家的海外用戶,但后來的合作以國內廠商為主,銷量也以國內渠道為主。我們認為未來VR的主力玩家是手機廠商、電信運營商和電視廠商,而這三個角色的主力都在中國,我們和基礎電信運營商、華米OV、創維海信等廠商都有合作,而且中國是世界最大的VR單一市場,所以我們會聚焦國內。在海外,我們上架了亞馬遜、全球Go等電商,和LG U+等海外運營商也有合作,未來如果出海,會主要基于運營商和電商渠道。


        記者:NOLO VR在7月底完成了億元級A+輪融資,您覺得資方對NOLO VR的信心來源于哪里?

        張道寧:來自NOLO CV1的搭售率和VR的前景。目前VR頭顯出貨量低于我們的預期,但NOLO CV1與3DoF VR設備的搭售率高于預期。

        另一方面,運營商和手機廠商會讓VR的賽道變寬,未來兩年有幾十倍的增長空間。兩個關鍵因素:一是5G,運營商會通過幾十萬家營業廳以套餐的形式去推廣云VR業務,和當初3G、4G搭售智能機一樣。二是手機廠商都開始做VR。手機行業的競爭進入了份額爭奪階段,連蘋果都在新機發布會的PPT與華為、三星等廠商比較,全面屏已經做到百分之百,攝像頭已經做到四攝,各種指紋、FaceID解鎖方式也成熟了,手機廠商急需新的增長點,輕量的VR眼鏡可以將6寸的手機屏幕拓展成巨幕,可以讓app同時工作,可以在大屏幕上觀影,對于手機廠商是不可忽視的利好。


        記者:NOLO VR接下來的發展重點是什么?

        張道寧:產品的重點是做的更輕、更小、體驗更好,適配的頭顯更多,包括電視廠商的一體機、手機廠商的輕量化墨鏡。讓銷售團隊服務好運營商、手機廠商和電視廠商,產品團隊服務好C端消費者,內容團隊服務好開發者。

        轉載:中國電子報

      13. 上一篇: 2021年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突破800億元
      14. 下一篇: 沒有下一篇文章